绿地控股股票怎么样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公司名称: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所属地域:股票在线 > 股票公司 > 上海股票 > 黄浦股票 >
英文名称:Greenland Holdings Corporation Limited 所属行业:房地产开发
主营业务: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金融信息服务、绿化工程、能源、汽车销售、酒店管理、物业管理等业务。
公司概况: 公司简介   公司高管   IPO文件
公司公告: 最新公告    年度报告
研究分析: 杜邦分析     研究报告
股票交易: 成交明细    分价表     大单统计    大宗交易
公司运作: 股东大会     收入构成    重大事项    IR活动记录
股票介绍: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金融信息服务、绿化工程、能源、汽车销售、酒店管理、物业管理等业务。绿地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等新兴产业并举发展”的多元经营格局,实施资本化、公众化、国际化发展战略,旗下企业及项目遍及全球四大洲十国百城。   绿地控股于2015年7月实现借壳上市,被借壳公司名称为上海金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房地产流通服务、投资开发、金融服务和代建管理等。

绿地控股股票怎么样

  一、董事会关于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外部环境错综复杂: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速仍在放缓,经济社会的结构性分化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宏观经济与行业政策复杂多变,使企业难以形成稳定的发展预期。在此背景下,公司紧紧围绕“实现恢复性成长”的整体目标,既勤勉工作,抢抓机遇,全力以赴提升当期经营业绩,又直面问题,苦练内功,坚定不移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经过努力,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向上,运营质量稳步提升,相关全局性重点工作有序推进,为完成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主要经济指标取得全面增长,运营质量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0亿元,同比增长25.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16.88%;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38元/股;实现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37%。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4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31%,按此计算的每股净资产为4.46元/股。
  (2)房地产主业发展转型取得较好成效。报告期内,公司房地产主业针对结构性的市场特点,全力以赴去库存、抓业绩,同时苦练内功,狠抓结构调整,多措并举提升竞争力,市场业绩和发展后劲均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销售业绩增长较快。报告期内,公司房地产主业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108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合同销售面积8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回款809亿元,同比增长45%,销售质量明显提升。二是项目储备结构持续优化。报告期内,公司累计新增土地储备项目26个,权益土地面积2777亩,权益建筑面积486万平方米,权益土地金额301亿元。在国内项目中,优质的战略性项目占了很大比重,一二线城市项目占比78%,住宅项目占比55%,为公司持续发展积蓄了后劲。三是项目运营不断加强。公司以直投项目管理为抓手,强化项目运营管控。围绕业绩目标,狠抓适销供应和竣工交付。同时根据市场行情,调控工程进度。截止6月末,在建面积6554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1001万平方米,新增供应面积569万平方米,竣工备案面积656万平方米,合同交付面积742万平方米。四是系统管理进一步增强。公司以问题为导向,以市场为龙头,以补短板为具体抓手,制定并实施了关于全面提升房地产主业竞争力若干工作事项的意见,同时研究制定了项目制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改进管理,着力提升房地产主业竞争力。五是商业模式持续创新。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推进房地产金融化与轻资产化,与新加坡荣耀基金合作设立总值约210亿元的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并拟在新加坡证交所主板上市,是迄今为止中国房地产企业拟发行的最大规模REITs,将进一步增强资产流动性。
  (3)多元产业发展能级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按照既定的战略方向,持续深化“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的多元产业布局,着力增强各产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能级,总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第一,基建产业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基建产业发展平台逐步搭建。组建了绿地城投,投资控股了江苏省建,扩大了产业版图,优化了资源配置,并初步形成打造“中绿建”企业体系的总体构想和框架。经营业绩快速增长。基建产业合计实现经营收入310亿元、新签合同530亿元,同比均大幅增长。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司坚持“投资+施工”的业务模式,大力拓展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取得较大突破。绿地城投成功承接河南垣渑、刑集2个高速公路项目,并初步拓展了西安湿地公园和太原植物园项目;绿地城建投资建设的银川黄河大桥正式通车,取得社会好评。
  第二,金融产业方面。报告期内,公司金融产业面对金融市场波动、监管政策收紧的行业环境,在坚决守住风险底线的前提下,继续保持了平稳发展。经营业绩总体较好。报告期内,公司金融产业利润总额较去年同期仍有一定增长。其中,房地产基金、小额贷款等债权业务均稳健推进;股权业务有进有退,逐步形成良性循环,并先后参与了部分市场热点项目;并购重组等创新业务也在探索实践当中。同时,公司继续致力于获取核心金融牌照。
  第三,消费产业方面。在进口商品直销领域,公司继续布局线下实体店,同时积极向产业链上游拓展,提高重点商品的海外直采规模。报告期内,公司跨境电商业务正式起步,与上海青浦区合作设立跨境贸易基地,在短时间内正式投入运行,并先后迎来了多家成长型跨境电商企业的入驻。在酒店旅游产业领域,酒店经营规模继续扩容,经营管理不断提升。
  此外,公司在报告期内还继续清理了能源产业的问题。
  (4)海外经营总体平稳,项目运营有所优化。报告期内,公司海外经营总体平稳,部分项目的开发运营和营销去化进行了调整优化。拓展了一批新的海外项目。公司以较低价格收购了日本东京千叶酒店办公综合体项目,并拓展了澳洲悉尼厄斯凯韦尔商住项目和美国南旧金山市牡蛎湾商住项目。同时,绿地香港拟通过与科威特战略投资人合作,获得纽约中央公园柏宁项目约41%股权,双方还拟共同筹建目标规模为80亿美元的基金用于投资全球房地产项目。对部分海外项目开发运营进行了优化。公司重新梳理了部分海外项目的特点,并对英国伦敦金丝雀码头项目、美国纽约太平洋公园项目、马来西亚翡翠湾项目等提出了具体的优化调整方案。
  (5)公众化和资本化继续推进。一方面,上市公司治理稳步提升。根据监管口径变化,主动调整了定增方案,加快推进首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工作。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积极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另一方面,投资并购积极推进。着力实施重大战略并购项目,成功投资控股江苏省建。着力实施股权进退流动。推动润东汽车、博大绿泽等项目股权进退流动。着力发挥混改先行优势,参与地方国企改革。
  (6)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夯实基础、补齐短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如:增强了考核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提高了考核的精细化水平;初步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的体系和流程,强化了风险管理;加强了应收账款清理和回收;实施有息负债规模控制办法,从严控制了负债规模;加强了内部人才培养工作;加快了公司信息化建设。
  (一)主营业务分析。
  (1)公司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2016年上半年公司利润出现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主业本期竣工量增加,结转的毛利额较上年同期增加36.39%;由于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合并了贵州建工和江苏省建,使基建板块的利润有所增加;同时公司主动压缩能源产业规模,使能源产业亏损情况得到较大缓解。
  (2)公司前期各类融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实施进度分析说明。
  2016年2月19日,公司召开201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宜的相关议案;2016年6月13日,公司召开2016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方案调整的相关议案;2016年8月5日,公司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再次对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方案进行了调整。目前,上述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宜尚处于中国证监会审核过程中。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综合竞争优势,为企业持续成长提供了坚强的支撑和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核心主业优势。公司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开发规模、产品类型、品质品牌均处于全国行业领先地位,特别是在超高层、大型城市综合体、高铁站商务区及产业园开发等领域明显领先于同业竞争对手。二是多元发展优势。公司坚持“有限相关多元”的发展战略,依托房地产主业优势,积极发展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等产业集群,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为公司平衡经济波动、实现持续增长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三是全球经营优势。公司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同步发展,不断提高企业国际化水平,海外项目已遍及四洲九国十余座城市,为公司整合全球资源、助力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四是产融结合优势。公司坚持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并举发展,实体产业与金融、投资等实现了较好的协同效应。五是体制机制优势。公司是国内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行者,已经形成了涵括国有资本、员工持股、社会资本在内的多元持股、多方共赢的企业格局,充分激发了企业发展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同时不为本页信息的错误、残缺、延迟或因依靠此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负责。)

评论

评论关闭